白城师院学子踏访红色吉林:在总书记足迹中汲取青春力量
来源:网络 发布时间:2025-09-07 07:21 阅读量:8005
为深入践行习近平文化思想,追随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吉林的足迹,白城师范学院历史文化学院“星火溯光·薪火传薪”红色基因探寻实践团于2025年7月23日至24日开展了以“探寻历史根脉,赓续文化薪火”为主题的暑期“三下乡”社会实践活动。该团队由学院党总支副书记王岩带队,8名历史相关专业学生组成,聚焦吉林“三地三摇篮”红色标识,开展了一场跨越历史与现实、融合知识与信念的沉浸式是一次实践,更是一堂“行走的思政课”研学。
循迹红色地标,感悟精神之源
实践团以吉林“三地三摇篮”——即东北抗联精神重要发源地、新中国工业摇篮、人民航空事业摇篮、英雄航天员摇篮、红色文化传承高地为核心线索,先后走进伪满皇宫博物院、东北沦陷史陈列馆、吉林省博物馆、长春美术馆和吉林大学考古与艺术博物馆。通过实地参观、深度访谈与沉浸学习,青年学生们系统梳理了吉林在革命、建设、改革不同时期所积淀的红色基因。? 在伪满皇宫,成员于“勤民楼”“同德殿”间凝视民族屈辱与抗争交织的历史痕迹;

在东北沦陷史陈列馆,借助实物与场景复原深刻体悟杨靖宇等抗联英雄“火烤胸前暖,风吹背后寒”的铮铮铁骨;

在吉林省博物馆“黑土英魂”展区,革命文物无声讲述解放战争时期吉林人民的奉献与牺牲;

长春美术馆的“红色主题创作”用艺术再现四平保卫战等峥嵘岁月;

而吉林大学考古与艺术博物馆(分馆)则从文明溯源角度揭示这片土地何以成为精神摇篮的深层历史逻辑。

是一次实践,更是一堂“行走的思政课”
此次实践打破传统课堂界限,将红色遗址、文物展陈、艺术作品转化为鲜活教材,实现思政教育从“说教”向“体验”的升级。队员们表示,触摸历史遗存、对话专家讲解、记录文物信息,让“红色吉林”从抽象概念变为可感可知的精神图谱,真正理解了“三地三摇篮”不仅是历史荣誉,更是持续激励当下的动力源。

实践也促进了白城师范学院“大思政课”体系的拓深与发展。通过青年视角解读、专业背景支撑,团队成员不仅提升了历史认知与文化自信,更将红色基因内化为责任担当。他们计划后续通过宣讲会、研学笔记、新媒体产品等方式,在校内外传递吉林红色故事。
反思中推进,传承中创新
尽管活动成效显著,团队也反思了时间安排稍紧、对接细节可优化、宣传力度待加强等不足,并提出未来将更精准策划行程、提前对接场馆、拓宽传播渠道,尤其突出“跟着总书记脚步看吉林”主线与“三地三摇篮”红色主题,吸引更多青年关注和参与红色文旅与精神传承。

结语? 白城师范学院历史文化学院此次社会实践,既是一次追寻总书记足迹的政治实践,也是一次深挖地域红色资源的专业实践,更是一场唤醒青年使命担当的思想实践。队员们以脚步丈量历史,以热忱传承薪火,展现了新时代青年把爱国情、强国志、报国行融入人生选择的坚定信念。? 未来,这支团队将继续深化对“三地三摇篮”红色文化的研究与传播,积极参与地方文化建设,让红色基因在青年手中薪火相传、熠熠生辉,为吉林全面振兴注入青春动能。
郑重声明: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,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,与本站立场无关。仅供读者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



